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历练的过程。很多人将成长比喻成一场旅行,在这场旅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惑和难题,针对大家的诸多疑惑,致良知四合院的老师进行了解答。
成长过程中,感觉内心有深深的无力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阳明先生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大意是说,功夫有起有伏,是正常的事,跌倒了,就自己爬起来继续走,但不要装作没有跌倒过的样子。此时心里不要急,这是观察自己内心的好机会,也是格物致知的好机会。细致地追踪,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从何而来?是哪些因缘触发了这些念头?
今天,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但更要看到自己心中本有的无尽宝藏。这份宝藏,被情绪上的沮丧与无力包裹,被外在的问题与缺陷包裹,被内心的不明和贪欲包裹,但它始终存在,只是一时被灰尘遮蔽住了。致良知四合院认为,此时,信心是黄金。相信美好,相信良知的力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无尽宝藏的心,有这颗心在,永远能够点燃生命的希望。不要心急,成长是一生的山间旅行,起伏摔跤都是正常的。
有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评论别人的是非,自己知道这一点不好,但是是非还是横在心中。即便嘴上不说,心底也有腹诽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内心对他人的评判呢?致良知四合院认为能够有这样问题的人,想必平常一定是善恶分明,眼底揉不得沙子。这比阳明先生所批判的圆滑世俗的“乡愿”珍贵一百倍。
阳明先生言:“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又言:“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看到身边人犯了原则性错误,该说就得说。但若说出口时自己心里忿忿不平,甚至愤怒感良久不能平复,那就是“动气”,即是遮蔽良知了。
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自己的立场应鲜明而且坚定。但是,不要抱怨,不要制造负面情绪。要反求诸己,看看自己是否也有那些不好的种子?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让这个社会多一份美好?致良知四合院认为,心里明辨是非,却又不为是非所缠绕,良知即会越来越清澈,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就越来越深刻。最终,我们便可以“对外了了觉知,对内如如不动”。
成长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人生是一段旅行。正如致良知四合院所分享的:做一个深沉厚重的人,慢慢地体会先贤的教导,让那些教诲直接撞到自己的心上,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才是真实的收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