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集度汽车、小米汽车两大互联网巨头造车,喊出“3年量产的底气”源自哪里?

时间:2021-10-22 16:11:20       来源:财讯网
      近日,两大互联网巨头的造车项目动作频频。

10月21日,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率团到访集度汽车上海办公室,与集度CEO夏一平围绕智能化、科技化等展开交流。对此,分析人士称,目前博世部分车规级芯片因产能受限导致库存告急。

此次会面,或许是集度汽车计划提前预定博世2023年芯片产能。与此同时,就在两天前,10月19日,

这个月19号,小米集团在其年度投资者日活动中,公布了企业和战略层面的最新进展。雷军更是宣布:也向投资者解释了小米造车的三大优势:小米模式、品牌与用户、全智能生态。除此之外对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给出了回应:小米汽车将于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小米和集度造车进度对比

现在是2021年,距离量产还有3年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觉得造车进度很慢!但其实这个量产时间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惊呼:“不到3年就量产了?!这么快吗?“由于传统汽车工厂至少5年来研发一款新车,即使已上岸的那些造车新势力企业也要4年。

3年的时间量产到底是快是慢呢?事实上,市场是最好的裁判,且已做出最权威的判决:截至港股当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大涨5.39%,创半年来最大涨幅,随后交易日也持续走高。

事实上,小米汽车宣布的量产时间并不是最短的,另一互联网巨头百度今年早些时候也宣布下场造车,组建了集度公司。其。它的CEO夏一平表示说,2023年将交付代表中国最高智能水准的纯电新能源汽车。换而言,从今年3三月开始,假设集度在2021年下半年或者第四集度实现量产,那么集度量产所需时间为30-33个月。

集度33个月,小米36个月,这么短的量产时间,可能有不少人都对此有所怀疑。集度汽车和小米汽车真的能够按时量产吗?从雷军“最后一次创业”的喊话,以及李彦宏一贯“谨言慎行”的性格,我们认为他们两个人可不是一时兴起的口头禅,而是有实打实的底牌或者说是底气。

你们集度汽车与小米的底气在哪里?理由肯定不少,比如小米和百度+吉利的技术积累,雷军和李彦宏在业界的号召力等等,但是,我们认为如果从两家公司公布造车以来的时间表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底气主要来源于它们的供应链,而更严格地说,两家具有两种不同供应链体系。

近日,在网上流传的小米和集度造车时间线的对比,或者说是进度的对比。

集度:与国际领先tier1,共创时代领先产品。

一流的供应链支撑

结合如上图所罗示列的,集度签约已有150年历史,国际零部件巨头德国大陆集团,近期与博世集团中国总裁陈玉东,瑞萨电子中国区总裁举行了一次高规格的交流会,以及我们发现的一些官方未作正面回应的信息包括:集度首席执行官夏一平率集度高管团队走访宁德时代并有可能使用新一代钠离子电池,大家更能做实的观点:集度的供应链在行业中是一流的。

此外,考虑到集度供应链系统与吉利的同宗关系,因此,高通、博格华纳、法雷奥等大品牌都将出现在集度供应链列表中。而吉利二十余年的造车经验、先进且完备的工厂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都将为集度汽车提供极大的保障。

由三电到底盘,从智能座舱到自动化,从整车解决方案到零部件供应。拥有如此多的世界级豪华tier1的加持,以及百度对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规划布局,研发和测试辅助;吉利汽车十年磨一剑的产品:浩瀚SEA平台和供应链的支持。因此集度公司宣布,从初始项目立项到最终量产和交付33个月左右,都是有道理和底气的。

此外,我们还从集度公司内部了解到,集度汽车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使用世界一流的tier1现有产品,而是希望通过软件层次逻辑或体系结构的迭代赋能tier1开发出划时代的产品。使集度车成为智能汽车领域的标杆,领先同类产品。

最后,集度汽车和世界一流的tier1产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如何将一款领先时代的产品带给市场和消费者,集度这家创业公司任重道远。与此同时,与众多传统市场相比,实力雄厚的汽车制造企业,值得高瞻远瞩。

集度汽车的诞生,正值特斯拉成功将电动汽车商业化,世界各地的科技公司都在竞相开发智能汽车之际。集度汽车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在智能汽车制造相关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

小米:收购国内高端tier1,整合行业明星产品

虽然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在9月份才注册完成,宣布落户北京,但是但雷军其实早已经开始提前进行布局。

电池绝不受制于人

七月三十7月30日,一家刚推出无钴电池的蜂巢能源(长城汽车旗下的动力能源公司)就立刻被小米集团盯上,之后蜂巢能源宣布:获得了包括多家投资机构在内的高达102.8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银领投,。深创投、,IDG、,三一重工、,小米集团、,国投招商、,九智资本等,都是国投公司和九智资本的控股股东。

在电池供应保证下,你认为这就结束了?雷军的胃口更大一些!根据公开信息,小米创投投资了“锂电池制造”上游材料公司,大名鼎鼎的A股上市公司“赣锋锂业”。七月三十一7月31日,赣锋锂电的母公司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为优化控股子公司的锂电治理结构,进一步发展锂电业务,并将其纳入产业投资方。此时,小米产投(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注资7500万元,将赣锋锂电3.51%的股份收入囊中。

综上所述,连续两天的买入肯定并非巧合,小米汽车或雷军对动力电池的战略规划自一开始就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考:小米汽车必须确保“电动车核心部件”电池的稳定可靠,同时也要拥有核心“锂”的定价权。

在最后智驶与智舱向百度APOLLO看齐

小米在智驾和智舱上的技术积累远远不如百度,因此雷军采取的办法是不计成本的招聘和投资或收购行业头部公司。从其招聘网站的职位公布信息来看,小米汽车对于这部分人才招募绝对是属于大手笔的。于是各大主机厂纷纷加大对人才的“控制”,业界已有一段有名的段子:刚刚在雷军造车调研会上欣喜若狂的汽车界大佬王传福,当、李斌、李想、何小鹏等人回到公司后,让公司HR和一级部门主管连夜开会,拟定“竞业协议”,对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研发人员采取非常严格的离职条件。暗含着不言自明的“想挖我的人?好好休息! ”的意味。

与此同时,小米的投资部也投资了几家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公司。如小米宣布5亿元收购深动科技,投资上海几何伙伴等。

综观小米的投资和收购,我们可以发现,雷军的布局尤其合理。首先确定小米汽车的电动化路线,搞定电池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做到其他企业可能缺电芯,小米不会缺;另外一些企业可能产能受限,小米不会受限。起码不会像小鹏那样出现SEO堵门要电池的尴尬。其次,利用智能座舱与自研自驾,凸显小米的科技属性。而在自动驾驶层面上,与百度视觉系解决方案做了区分,从其收购或入股的几家公司看,大概率可以判断小米汽车将使用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解决方案。

根据小米和集度汽车的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我们可以得出,与众多传统车企相比,互联网造车企业当中,小米与集度一样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图:官方、网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汽车 量产 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