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苏盐城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盐城将会出台哪些具体措施加强遗产保护管理?就此,本报“世界遗产”周刊专访了江苏盐城申遗办吴其江。
“世界遗产”:申遗成功后,盐城将会有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来加强遗产保护管理?
吴其江:盐城将成立遗产保护管理专门机构,开展保护管理研究,为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报提供示范,为黄海生态区及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沿线提供经验;此外,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专家开展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借鉴瓦登海等世界自然遗产地成功经验,打造世界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同时,盐城将按照2022年剩余14个提名点整体申报的承诺,协助和推动实施相关工作。
“世界遗产”:在盐城知名度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处理保护与旅游的关系?
吴其江: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被划入生态红线范围,旅游以及旅游设施建设受到严格控制。第一期申报所在的保护地于2017年划入生态红线范围内受到极为严格的保护,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将被禁止或严格控制。因此,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为主体的盐城滨海湿地将不能大规模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设施建设。
此外,盐城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全市旅游发展计划,遗产申报地珍贵的生态资源在明确要求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更多地被用作提升地区知名度,而非主要游览空间。第一期两处提名地内目前没有开放旅游。根据遗产申报区内两处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遗产申报区的展示区共有3处,分别是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展示区(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展示区(中华麋鹿园景区)、条子泥湿地保护管理区,3处展示区游客近年来基本稳定在25万人次。保护地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对于旅游的区域、人数、形式均有严格要求。同时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中已经对旅游发展提出的相应要求,明确了遗产申报区和缓冲区的分区管控要求。
吴其江
曾任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主任。2016年12月起,任盐城市黄海湿地申报世界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新闻链接:
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澳大利亚等各国代表团提交了关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修正案。世界遗产委员会据此通过的决议,包含了多项后续要求,而且限定在2023年第47届世遗大会上进行审议。
这些“要求”中包括:
第二期提名需要包括所有其他系列提名地作为一个整体申报;明确标示每一提名地的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比如可以在一张地图上展示系列提名地的哪一块处于自然状态、哪一些已经或正在修复之中;确保没有任何不可接受的负面开发影响;提供整个系列申报的协调管理证据,包括任何满足日益增加的旅游需求的规划。(段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