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大流坚持自我 坚守14年豆瓣书店野草般生长

时间:2019-08-05 10:31:57       来源:新京报

7月27日,豆瓣书店店长卿松和夫人邓雨虹一起管理的小书店,吸引了相当一批读者。

店主挑书眼光独到,书店名声流传在外;互联网冲击下,坚持不卖教辅书、不随大流卖咖啡

这里是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62号。

豆瓣书店,已营业14年,62平方米,2万册书,每天固定早9点开门,晚9点半关门。它在网上多次被列为北京最值得一去的书店。

2006年正式开业迄今,这家不起眼的书店以品味吸引了趣味相投的读者,历经颠簸、几经波折,如今书店仍勉力生存。

外界环境骤变,而店内的时间却仿佛静止。店长卿松和妻子邓雨虹在书店见证着读者的人生变化。

卿松自认为有社交恐惧,在外面不太会聊天,书店给了他保护色。

在卿松眼中,书店是稍微超越物质的存在,给予他教育和信念,填补了他的精神“空缺”,他觉得自己不反抗规则,只是不想成为主流,坚守只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经营状况如今只是“维持生存”

2006年刚开业时,豆瓣书店经营一度很好,还在北京大学以外3所高校附近开分店,但亏损严重,仅剩武大分店存活,后者也于2018年最终倒闭。

书店规模小,经营收入基本靠卖打折的库存书,房租、水电、人工无一不是开销。

而卖库存书又有其特殊之处,邓雨虹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书店买的是出版社要处理的书,这就代表这些书不好卖,或者市场已经饱和,可能永远不会再印了:“我们只有一次要它的机会,如果我们不要,或者不要这么多,这本书就可能在这个市场上消失,而我们却有机会把它留下来。”

每一次进货都像一次赌博,不知道要押多少注,所以他们永远都没有钱。这本书要不要倾其所有,因为书店还要维持正常运转,作为店长,卿松和邓雨虹经常会有这种矛盾。2007年的经营亏损即因当时顾客群体小因而要不断更新书目,但又频频失手。

2008年情况改观,卿松甚至还清了2家分店倒闭欠下的40万元,还凑上一笔首付。

但书店的经营料不及挡不住互联网的冲击,2010年是转折点。此前日营业额大约三四千元,现在一两千元。

如今谈及经营情况,卿松只称能“维持生存”。书店开通了网络渠道卖书,卿松还设计一些书店衍生产品用以维持收支平衡,但与图书无关的营业不做。从一开始坚持不卖教辅书、到不随大流在书店卖咖啡、礼品。

邓雨虹曾在日志中阐述了理由:书店,要有书店的担当。书店,也要有书店的尊严。我永远都不会把那些只把书当做装饰的书店,叫做书店。

卿松从没去过在多个城市开店的那种连锁书店。不过他觉得,连锁书店、网络书店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但像豆瓣书店这样的小书店,像野草一样,也应该存在:“小的东西要有、大的东西要有,叫参差多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