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理就是向大脑植入数条4~6微米粗的线,一端可直接通过USB-C接口读取大脑信号,另一端则植入皮肤,可无线连接到耳朵后面的可穿戴、拆卸、升级设备,并借助该设备实现手机操控。
想象一下,在未来,你只要在脑海里动动念头,就可以在手机上打字、办公,甚至不用动作和语言交流,直接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和他人交换想法。这样的场景,确实满足了我们对现代生活之便捷、高效、简单的所有期待。据马斯克介绍,该技术有望在2020年开始进行人体测试,并称“猴子已经能用大脑控制电脑了”。最终会不会应用,还有待时间证明。不过,近几年科技的发展,也引起了很多人对“人机关系之未来”的思考和研究。
如果作答的话,这类话题最适合作折中回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毕竟,技术有限、认识有限,能用来推导答案的素材少之又少。这是理性人看待问题的惯常做法,可问题是,有些提问本来就没指望立刻解决,它的提出是启发式的,提醒我们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展开思考,找到矛盾。人与机器的关系中,矛盾是什么?其实,都围绕着“主体位置”在运作。
一方面是自我提升。人越来越像机器,从思维乃至身体,处处都体现出对效率的追求。合理的设计、精细的加工、分毫不差的效果,这些话语的运用,对于当下的人与机器来说,经常是同样适用。另一方面是自我“丧失”。机器越来越像人,好像懂得了人的思考、具备了人的能力。对高效的过度追求,让很多人都会产生“被替代”的焦虑。我的工作还需要人工完成吗?这些事情我会做得比机器更好吗?这类忧思背后,反映着人生价值和意义所面对的拷问。
期待和担忧并存,是我们经常表露的情结。有时候,这并非坏事。矛盾存在,就会激发人们去思考、解决。比如,人机关系的矛盾,提示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某些症候;万物互联的场景引发我们探讨个人隐私的边界;生物医药的进展让我们对科学伦理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未来从不被决定,而只由当下的行动书写。在正视矛盾的同时,学会“斜目”而视,从不同侧面观察其表象、思考其机理,也就不难找到抵达未来的一条坦途大道。(毛梓铭)
关键词: 脑机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