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那些航天高科技

时间:2019-08-22 16:32:09       来源:新华网

22日,正在北京亦庄举行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有一个展区因为两个高大的长征火箭模型而格外引人注意。在这个展区里,智能四足“机器狗”、蛇形机械臂等一系列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带来的新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当航天科技“牵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这里,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长征云”:连上它,就连上了一个智慧大脑

在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火箭院向人们展示了如何用一朵“云”来完成各类机器人的操控与协同合作、人机互动。这朵“云”就是由火箭院12所大道公司打造的“长征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系统研发人员李翔介绍,“长征云”具有极简、智能、安全、开放的特点,连上它,就连上了一个智慧大脑,操控机器人、管理工厂、收集分析生产数据……都不在话下。

据了解,“长征云”支持各类工业设备接入,只需3步,即可连接,过程极简;“长征云”有150类数据分析挖掘算法,可通过实时监控、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自主进行故障预测、安全隐患分析、生产决策,过程智能;为保护用户隐私,它还能为用户数据全程加密,使用安全。

此外,“长征云”还是一个包容性与开放性俱佳的平台,用户可根据需求自主设计各种程序,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智能四足“机器狗”:险境中的“救援勇士”

智能四足机器人与人们经常看到的仿人化的机器人不同,它并不依靠轮子走路,而是通过其身下的四条“铁腿”移动,外形更像“机器狗”。

这款机器人由火箭院总体设计部研制,据技术人员李强介绍,为了让机器人具备在复杂路面、恶劣环境中稳定行走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设计人员以四足动物为原型,融合相机视觉、环境感知、运动步态与自适应控制算法等技术,设计出这款具备视觉、行走、自动避障、自主保持平衡、行走轨迹自主优化、运输物品等能力的“机器狗”,堪称险境中的“救援勇士”。

拥有四条“铁腿”的“机器狗”,对地形适应能力极强,功能稳定,行走在泥泞砂石、崎岖路面、冰雪地面以及楼梯等不平整、容易摔倒的地面,都可以保持平衡、轻松应对。

除了走路稳,这款“机器狗”还能负重5公斤,在地震、泥石流等极端危险、不宜人进入的环境中,它可以代替人执行一些复杂危险的救灾任务,还可用于执行航天发射场监测、侦察、监控等任务,把监测到的声音、图像等数据传回,提升执行航天复杂危险任务的自主、安全及智能化水平。

蛇形机械臂:小巧灵活、拳头大的洞也能“钻”

蛇形机械臂是火箭院总体设计部依据蛇的运动形式和特点,研发出的可360度灵活转动的仿生机器人。这条机械臂不到10厘米粗,像蛇一样,能“钻”进拳头大小的洞里,开展检修作业。

技术人员李强介绍,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检修时,常常会遇到需要检修的部位“藏”在飞行器里面,操作空间小,自己的胳膊伸不了那么长,普通的机械臂又没有那么灵活。而蛇形机械臂采用绳索驱动,就像一条灵活的小蛇,能在狭小的空间里钻来钻去,再刁钻的角度也能轻松驾驭。工作人员还能在机械臂的“蛇头”上加装探测头或不同种类的机械爪,让它能适应各种维修场景。

此外,蛇形机械臂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组装,可根据现场情况实现快速拆装、长度调节。而且,它由纯机械部件构成,在高真空、强辐射、水下等严苛环境下也能作业,在汽车自主加油、核工业检修、空间在轨操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新华社记者胡喆、温竞华)

关键词: 世界机器人大会